“青年立志,文化铸魂”课程特色阅读活动成功举办
2024/04/30 17:38:39
浏览量:次
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,更好的传承五四精神,赓续青春血脉,2024年4月26日下午,由校图书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,校读书协会、校主持人队协办的“青年立志,文化铸魂”课程特色阅读活动在图书馆二楼阅读分享空间举办,有7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。

本次阅读活动的领读及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娟老师,她带来的主题为:《五四那批人》——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,旨在通过阅读经典故事,透过时空与五四那批人在思想上对话,近距离触摸五四的青春记忆,营造爱读书,善读书的浓厚氛围。

活动伊始,黄老师通过一段视频让在场师生读者们感受五四运动的热血与青春,再从三个方面展开了阅读分享:国难当头——五四之形势;聚焦五四——《五四那批人》;永垂不朽——五四精神之你我。


接着,黄老师围绕4个问题,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。在座同学纷纷积极发言,首先是来自23级数字经济4班的罗慧玲同学分享道:"在1919年5月3日晚的北京大学学生大会上,法律系学生谢绍敏悲愤地咬破中指,裂断衣襟,写下血书“还我青岛”。这明显成了一种最鲜明的精神号召,谢绍敏的行为体现了五四运动期间国人的高涨爱国热情,当今,我们处在新时代的潮流中,没有以前的的艰难。但是我们可以在当下努力学习,不断的提升自己,培养自身的品格。”还有一位同学分享时提到李大钊,他从日本留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,经过十月革命胜利,由理论变为现实,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能够快速接受新文化、新思想,坚信无产阶级能解放人民。接下来一位同学分享道:“胡适引入西方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重新整理,这是对传统文化审视的一种态度。”主讲人黄老师紧接着对胡适作出补充,他是“五四不在场的参与者”,他提出的“真假个人主义”,认为争取个人自由并不会损害国家自由。五四群英荟萃,黄老师用诸多言论引出更多的五四贡献人物事迹,五四新文化运动的“总司令”陈独秀、近代中国的“民族魂”鲁迅、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、刘半农造“她”字,以及王光祁、蔡元培、张东荪等先进知识分子。

再接着,黄老师与大家分享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影视作品情节,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课后丰富的影视资源,《觉醒年代》《恰同学少年》《1919》等,同学们积极分享,代入感很强,理解当时的青年人物的思想,以及思考对现在的意义。
最后黄老师鼓励大家发表五四精神对于时代个人的启发,并总结,“五四”留给后世最深远的遗产,绝不仅仅是那一时代的变革,更是一种历史自觉,一种青春力量!最后大家共同诵读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,激励每一位参与人传承五四精神,铭记五四那代人。
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,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无比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,承担历史的重任。好读书,读好书,阅读明智,书香致远!让我们更好的传承五四薪火,争做时代先锋,敢想,敢为,敢担当,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。
